1、选择题 凝胶柱制作的顺序一般是
①橡皮打孔 ②挖凹穴 ③装玻璃管 ④盖尼龙网 ⑤盖尼龙纱 ⑥将橡皮塞插入玻璃管 ⑦接尼龙管、装螺旋夹 ⑧柱顶安装玻璃管的橡皮塞
[? ]
A.①→③→④→⑤→⑥→⑧→⑦→②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⑥→⑤→⑧→⑦
D.①→②→④→⑦→⑥→⑤→⑧→④
2、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D.酶通过为反应物提供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3、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B.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选择题 1962 年,科学家里斯和普兰特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衣藻、玉米等植物的超薄切片,发现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有20.5mm 左右的细纤维存在。用DNA酶处理这种细纤维,细纤维会消失。由此证明叶绿体中含有的这种细纤维结构是
[? ]
A.酶
B.RNA
C.DNA
D.核酸
5、连线题 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_______。
(2)下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______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______。

下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00至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避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小。

(3)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

(4)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C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____________。
A.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 ?B.与种群A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正在经历适应辐射? D.受气候影响更大
(5)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_______;种群规模与基因_______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