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主动转运、主动转运
B.胞吞、主动转运
C.主动转运、胞吞
D.主动转运、主动转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有关内容。由题意可知,免疫球蛋白属于大分子物质,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免疫球蛋白到血液中的方式是胞吞;半乳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半乳糖到血液中的方式是主动转运。B正确。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甲、乙、丙、丁四图分别与下列文字叙述相符合的的选项是

A.甲图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红细胞K+的吸收速度的影响
B.乙图中曲线A、B分别代表C4和C3植物在不同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
C.丙图中,施用含该元素的肥料到a浓度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D.丁图中,若根向地侧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A,则根背地侧不可能为B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氧气浓度对其能量供应没有明显影响,即能量供应情况基本不变。K+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在能量供给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其吸收速率也基本不变。A项错。与C3植物相比C4植物对于CO2的固定能力更强,因此在CO2浓度较低的情况下,C4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C3植物。因此,乙图中应该是A为C3植物,B为C4植物。B项错。根据丙图,随着某矿质元素的浓度上升,浓度小于b时植物生长速度持续增大,b、c之间时生长速度维持稳定,浓度大于c时植物生长速度减小,生长受抑制。从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的角度考虑,当该元素浓度为b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C项错。植物根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生长素会向近地一侧运输,导致根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根背地侧的生长素浓度。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渗透装置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理论分析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开始漏斗内的溶液浓度更高,所以水向漏斗内渗透,漏斗内液面上升,加酶后蔗糖被水解为果糖和葡萄糖,摩尔浓度上升,所以漏斗内液面继续上升,然后,果糖和葡萄糖通过半透膜进入到烧杯中,所以漏斗内液面下降.,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某药物破坏了线粒体的功能,对下列过程影响最大的是
A.水分子进入红细胞
B.氧进入肺泡细胞
C.Na+被吸收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利用药物抑制细胞呼吸,影响的主动运输,而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因此影响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运输方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如抗体)的出胞方式是
A.胞吐
B.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
D.主动运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