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将一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其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如下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将此叶片经过脱水处理后,再用碘酒处理后,发现a部位呈现红棕色,b部位呈蓝色。这个实验证明

A.光合作用需要H2O
B.光合作用需要CO2
C.光合作用需要光
D.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叶脉是水分运输的通道,切断叶的主脉,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水的有无,因变量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由结果可知,切断叶脉的部位呈红棕色,没有切断叶脉的部位呈蓝色,即切断叶脉的部位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没有切断叶脉的部位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考点:考查光合作用的条件。
点评:难度中等,正确分析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
B.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C.在叶绿体基质中不存在ATP合成酶
D.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TP合成酶存在于叶绿体基粒、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特点,离体的单倍体植物组织细胞也具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的能力,A正确;单倍体植株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断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共有40条染色体,B错误;植株X产生抗病配子占50%可知,亲本为杂合子,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子比例上升,纯合抗病的比例逐代增加,C错误;放射性元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不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组织的全能性表达,基因突变和生物进化的特点以及杂合子连续自交纯合子比例会逐渐上升。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抗病毒的新品种
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C.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D.单倍体育种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是通过脱毒处理获得无病毒植株,但并非抗病毒新品种。人工种子,就是将组织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或不定芽包裹在能提供养分的胶囊里,再在胶囊外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功能和防止机械损伤的外膜,造成一种类似于种子的结构。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这一过程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紫草素可以通过培养产生紫草素的细胞实现。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培养等方法诱导产生单倍体,并使其单一的染色体各自加倍成对,成为有活力、能正常结实的纯合体,从而选育出新的品种的方法。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细胞工程的应用,属于考纲理解层次。意在使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种毒素抑制了动物细胞的有氧呼吸,该毒素最有可能作用的细胞结构是
A.内质网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