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生物中没有核膜的一组是
①衣藻?②蓝藻?③大肠杆菌?④酵母菌 ?⑤病毒 ?⑥变形虫
A.①②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①衣藻、④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②蓝藻、③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位于拟核;
⑤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无核膜;选B。
考点:没有核膜的生物。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种新的能导致人类患病的禽流感病原体,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忧虑。其主要原因是
A.导致禽流感的细菌能够抵抗多数抗生素
B.导致禽流感的病原体可能突变,使其在人群中传播
C.导致禽流感的病原体由野生鸟类携带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D.导致禽流感的病原体能通过煮熟的鸡肉传播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导致禽流感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而不是细菌,病毒的遗传物质易发生变异,有可能适应人体的环境而在人群中传播;由于鸟类的迁徙,可将病原体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C.洋葱表皮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时刻进行着物质的更新
D.麻风杆菌细胞中有两种类型的核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麦和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所含叶绿体的大小不同
B.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能合成部分蛋白质可推知其中含有核糖体
C.人体中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因而功能不同
D.细菌细胞中含有发达的生物膜系统因而代谢旺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结论(假说)错误是
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
B.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是红细胞表面积2倍,说明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构成
D.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相似相融的原理,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A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结构中只有一层细胞膜,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是红细胞表面积2倍,说明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构成,C错误;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历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