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禽流感病毒的核酸为单链RNA。下列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H7N9流感病毒体内含有4种碱基和1种细胞器
②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结构
③可在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培养H7N9得到大量病毒
④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与核酸结构有一定关系
⑤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⑥H7N9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体液免疫防止其扩散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病毒无结构,没有细胞器,①错误;病毒结构微小,光镜下看不到;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内,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③错误;流感病毒的核酸是单链RNA,结构不稳定,易突变;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⑤错误;H7N9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体液免疫促使其扩散,而不是防止其扩散。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禽流感病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与体液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区别: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联系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如性激素的分泌受中枢神联系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影响着大脑的生长发育。
所以选D。
考点:生命活动的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组成及其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B.在一个反射弧中,兴奋始终通过电位变化传导
C.在一个反射弧中,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导依赖神经递质
D.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属于动物获取化学信息的感受器是
A.鱼类的侧线器官
B.人的前庭器
C.响尾蛇的颊窝
D.雄蛾的触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化学感受器是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化学刺激的感受器的总称。化学感受器多分布在鼻腔和口腔粘膜、舌部、眼结合膜、生殖器官粘膜、内脏壁、血管周围、神经系统某些部位以及昆虫的触角等。鱼类的侧线器官、人的前庭器、响尾蛇的颊窝属于获取物理信息的感受器,雄蛾的触角属于动物获取化学信息的感受器。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对图中甲~丁生命活动或生物现象变化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曲线II和曲线I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慢,这是由于低温影响了酶的催化效率
B.乙图中,影响曲线AB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丙图可表示艾滋病患者体内HIV的数量变化情况
D.丁图中,曲线BC段的生理效应是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减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温度可以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酶促反应的速率越低。A正确。在AB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吸收CO2的量也增加,即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因此限制因素应是光照强度。所以,B错误。艾滋病感染者在潜伏期HIV不增值,但这一时期过去后会迅速增值,并摧毁人的免疫系统。C正确。整个纵轴均表示促进生长,只不过BC段促进生长的作用减弱,因为超过了最适浓度。D正确。
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识图能力。
本题比较容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