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性激素和神经递质的传输方式依次是A和B
B.B中信息传递的速度比A中信息传递的速度要快
C.若A图中“细胞”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则“靶细胞”最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B有关,也可能与A有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A表示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图B表示细胞间直接接触来传递信息,性激素是性器官分泌出来,通过体液传递到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神经递质是突触前膜释放出来通过突触间隙直接与突触厚膜上的受体结合,因此A正确。B方式是细胞直接接触比A方式要经过体液运输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要快些的,因此正确。如果A图中“细胞”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则“靶细胞”最可能是垂体,因此C错误。人体对寒冷的反应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在神经调节中与图B方式有关,在体液调节中应该与A方式有关,因此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人体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运用。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体液是指血浆、组织液、淋巴
B.钙离子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
C.刚进入高原的人对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有: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D.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高而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钙离子可以存在于人体的血浆当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人在缺氧环境中也是以有氧呼吸为能量的主要来源。所以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点评:细胞内液占人体体液的2/3,细胞外液占1/3,细胞外液又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种成份组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稳态与人体的健康有密切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健康的成年人在30℃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其在5℃环境中的散热量
B.效应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直接攻击被甲型H1N1入侵的细胞
C.糖尿病人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尿素增加而带走大量水分是多尿的主要原因
D.饮食中所含有的水分是人体内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研究生长素(IAA)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初始时,琼脂块①~⑥不含IAA,对实验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②琼脂块中都有IAA,①>②
B.③、④琼脂块中都有IAA,③≈④
C.⑤、⑥琼脂块中都有IAA,⑤≈⑥
D.③、④琼脂块中含有的IAA,与⑤、⑥相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能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移动,但由于胚芽鞘尖端中间有不透水的云母片隔着,使生长素不能向背光一侧移动,因此①≈②。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因此没有尖端存在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均匀向下运输,因此③≈④。由于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因此⑤和⑥中均不含生长素。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运输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C.细胞外液的量大约是体液总量的1/3
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指的是人体的细胞外液,A正确;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B正确;细胞内液约占体液总量的2/3,细胞外液约占体液总量的1/3,C正确;内环境是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小肠壁的肌细胞必需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间接吸收葡萄糖,D错。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细胞外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人体细胞外液知识的要点,具有理解、思维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