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35S标记蛋白质外壳,经离心后蛋白质外壳较轻在上清液中,因此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若b中放射性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导致细菌跟蛋白质外壳没有完全分开;故A、B正确,C错误.
上述实验过程只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正确
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几个实验依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
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上清液放射性很高,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该实验说明了DNA能自我复制并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D.该实验的结果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果都能说明它们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2P标记的是噬菌体DNA,实验中,噬菌体将DNA注入大肠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离心后,蛋白质外壳在上清液中,菌体下面沉淀物中,沉淀物反射性很高。保温时间过短,32P标记DNA尚未注入细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保温时间过长,侵染已完成且细菌裂解,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A正确。35S标记的是蛋白质外壳,并未进入细菌细胞,实验无法判断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正确。进入细菌的只有DNA,却能得到许多个完整的噬菌体,说明DNA能自我复制并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重点研究DNA的遗传特性而不是其变异的特点,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虽然人类设计建筑与马路时均偏好笔直的线条,但大自然的选择对此并不赞同,生命偏爱螺旋结构。下列与生命中的螺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双螺旋结构DNA的基本骨架是由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组成
B.螺旋藻是蓝藻的一种
C.其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活在人体胃部的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方式供能
E.染色质形成染色体也需要螺旋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双螺旋结构DNA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组成,蓝藻是一种原核细胞,其细胞内不含叶绿体,但是含有藻蓝素和藻红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无氧呼吸方式供能,染色质细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会使它生病和死亡
A.R型活细菌
B.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
C.加热杀死的S型活细菌
D.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DNA分子完好,其利用R菌的蛋白质合成新的荚膜,组装成新的具有活性的S菌,会感染小鼠使她生病和死亡,其他情况都不可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一对夫妻,其后代若仅考虑得甲病的机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A,正常的可能性为B若仅考虑得乙病的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M,正常的可能性为N,则这对夫妻的结婚后,生出一种病的孩子的可能性为
①b+n-2bn ②an+bm ③1-am-bm ④a+m-2am
[? ]
A.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