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 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Ⅰ中,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需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
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Ⅰ中 A液减少
C.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D.激素Y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E.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要依次穿过以下结构: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共6层生物膜,即12层磷脂分子层,故A错。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更多水分从血浆流向组织液,故A组织液增多,故B错。图Ⅱ表示激素调节的分级管理,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激素X、Y的名称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故C正确。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②是促进作用,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和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血压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心排血量不变的前提下如果血管管径变小,则收缩压相应升高
B.少量失血,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使收缩压相应升高
C.外周血流速减慢,意味着舒张压升高
D.长期过度紧张,使脑干心血管中枢失调,可导致血压升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叫血压。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为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心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外周阻力只在小动脉硬化时才持续增高,外周阻力增高将导致舒张压增高。所以外周血流速减慢,不一定是由于外周阻力引起的,故并不意味着舒张压升高,所以C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请据下图(注: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①是胰岛B细胞,②是胰岛A细胞,③是肾上腺
B.③所分泌的物质⑥和②所分泌的物质⑤在功能上有着相互协同的关系
C.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D.②所分泌的物质⑤若增加,则将抑制①分泌物质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相关知识。①是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②是胰岛A细胞,合成分泌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③是肾上腺,合成分泌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④胰岛素,⑤胰高血糖素,⑥肾上腺素,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所以D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生命活动的调节与下丘脑无关的是:
A.正常情况下血浆pH为7.35~7.45之间
B.饭后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升高
C.生物节律行为的控制
D.吃了较多的盐菜想喝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鸟类呼吸时新鲜空气通过肺部的方向是
A.吸气时新鲜空气从头方到尾方穿过肺,呼气时是从尾方到头方穿过肺
B.吸气和呼气时新鲜空气均从头方到尾方穿过肺
C.吸气和呼气时新鲜空气均从尾方到头方穿过肺
D.吸气时新鲜空气从头方到尾方穿过肺,呼气时是从尾方到头方不通过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前年竞赛原题,鸟类具有独特的双重呼吸,在呼气和稀奇时均有前后气囊的参与,气流通过的方向为口——前气囊(位于身体后部)——肺及各级支气管——后气囊(位于身体前部)——口,所以答案为D,若还不明白可参照《普通动物学》(刘凌云)上的图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