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科学发现所应用的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
B.萨顿观察蝗虫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
C.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
D.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构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而不是类比推理法。C错。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基因有192个脱氧核苷酸,其控制合成的多肽应脱掉的水分子数为
A.191
B.95
C.32
D.3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多肽中氨基酸数=脱氧核苷酸数/6,即32,则形成该多肽时脱掉的水分子数为31。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人体细胞中全能性最低的是
A.胚胎干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胰腺细胞
D.受精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化程度越大的细胞全能性越低,胰腺细胞分化程度最大,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死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后代在形态、功能及遗传物质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B.细胞衰老会发生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及酶活性降低等现象
C.细胞的分化是一种持久的变化,贯穿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D.在动植物个体的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与凋亡一直存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的分化是一种持久的变化,贯穿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故A错;衰老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及酶活性降低等;在动植物个体的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与凋亡一直存在。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代谢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
B.细胞增殖与分化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C.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是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
D.细胞代谢与增殖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代谢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故A正确。细胞增殖与分化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故B正确,D错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是生物遗传的基础,基因的变化是变异的基础,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