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以及清水进行渗透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用来探究洋葱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
B.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C.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
D.蔗糖溶液浓度的高低不影响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根据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可探究细胞液浓度,A正确;质壁分离过程中随着细胞逐渐失水,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C错误;蔗糖溶液浓度过高,会使细胞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渗透作用、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ATP、[H]和O2都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生
B.过程②中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
C.过程③发生在生物体的活细胞中
D.过程④为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散失的过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过程①表示光反应,包括水的光解(2H2O→4[H]+O2)、ATP的形成(ADP+Pi+能量→ATP),发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过程②表示暗反应,包括CO2固定(CO2+C5→2C3)、C3的还原(2C3→(C H2O)+ C5),其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B正确。过程③表示细胞呼吸,发生于生物体的活细胞中;C正确。过程④表示ATP水解供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给各项生命活动;D错误。
考点: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难度中等,需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才可解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表示腺嘌呤
B.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稳定
C.细胞中ATP含量很少,但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D.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只在线粒体、叶绿体中合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2009年2月9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卫生中心研究所杰纳斯?雷克研究小组认为,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气泡”让肿瘤与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交流,并改变这些内皮细胞的行为。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内皮细胞融合,它们所携带的这些“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并为它们提供生长所需营养。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癌症蛋白”是信息分子,其作用过程也是细胞间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
B.微泡与内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癌症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关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与细胞分裂有关,而与细胞的分化无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癌症蛋白”能促进新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说明与细胞分化有关,D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1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原来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上分析,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应该是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加
B.a点下移,b点左移,m值不变
C.a点下移,b点右移,m值下降
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温度由25℃升高到30℃,对于呼吸作用而言,达到最适温度,呼吸速率增大;对于光合速率而言,超过最适温度,光合速率下降。因此a点因呼吸作用加强而往下移,b点为光补偿点,一方面是呼吸作用加强,需较强的光照强度才能产生与呼吸作用消耗量相当的有机物,另一方面是光合速率下降,产生有机物速率也下降,也需较强的光照强度才能产生与原来相等量的有机物,所以b点将往右移;m点则因温度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而往下移。故选C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