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保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请据下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注: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A.图中①是胰岛B细胞,②是胰岛A细胞,③是肾上腺
B.③所分泌的物质⑥和②所分泌的物质⑤在功能上有着相互协同的关系
C.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D.②所分泌的物质⑤若增加,则将抑制①分泌物质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糖调节过程中,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但能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两者表现为协调作用,所以图中①是胰岛B细胞,④是胰岛素;②是胰岛A细胞,⑤是胰高血糖素;③是肾上腺,⑥是肾上腺素。由图可知,②所分泌的物质⑤若增加,将促进①分泌物质④。血糖平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血糖调节过程图,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②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③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④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⑤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⑥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⑥
D.③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离子的含量有关,①错误;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能够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②正确;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血浆中,③正确;CO2、尿素都能随着血液运输,在内环境血浆中存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即内环境组织液中,④正确;血浆中的水溶物可以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也可进入血浆.(互相渗透关系),组织液只能从组织进入淋巴,然后流回血管,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回淋巴的量较少,⑤正确;机体达到稳态不仅仅要血浆成分稳定,还要其他的细胞外液也要成分稳定,⑥错误。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是某健康人饭后3小时肝组织内葡萄糖移动方向总趋势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健康人饭后3小时已处于饥饿状态下,所以体内血液中血糖浓度有所降低,但由于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调节,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所以肝糖元分解形成葡萄糖,肝组织内葡萄糖出细胞到组织液,再进入血管,维持血糖平衡。所以肝组织内葡萄糖移动方向总趋势有1、3。
考点:血糖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血糖调节过程中激素作用机理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关于激素在生产上的运用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用蜕皮激素喷洒牛粪,使粪中的蛆不能发育成蝇,从而成功地抑制了虫害
②喷洒保幼激素减轻松毛虫对松林的危害
③桑叶上喷洒保幼激素,提高家蚕的吐丝量
④果树整枝修剪可多结果
⑤性引诱剂可降低害虫的出生率
A.③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是两种昆虫激素。蜕皮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蜕皮和幼虫的变态发育,所以喷洒蜕皮激素,会使蛆尽快发育成成虫。保幼激素的作用是维持和延长昆虫幼虫期,喷洒保幼激素,会延长松毛虫的幼虫期,从而加重对松毛虫的危害;桑叶上喷洒保幼激素,可以延长蚕的幼虫期,因而提高家蚕的吐丝量。果树整枝可以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发育,多结果实。性引诱剂的作用相当于昆虫性外激素,可以干扰雌雄昆虫的正常交尾。降低害虫的出生率。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C.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D.跳水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大系统直接参与下维持的,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所以B选项正确。激素往往注入血液(例如胰岛素)运输到全身,但只有靶器官,靶细胞有激素受体才会有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