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表为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水的进出量(ml),依据下表数据,分析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造成水份进出失衡
A.剧烈运动:当b+c>b'时
B.急性肠炎: 当b+c>b'+c'时
C.发高烧:当b+c=b'时
D.正常状态:当b+c=b'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水分进出平衡是要保持摄入量和排出量相等。据表格分析,剧烈运动:当b+c>b'时,还有多余水分供汗液蒸发,故A可平衡。急性肠炎: 当b+c>b'+c'时,还有多余水分供汗液蒸发,故B可平衡。发高烧:当b+c=b'时,由于大量流汗流失大量水分,故C可能不平衡。正常状态:当b+c=b'时,可通过食物水分供汗液蒸发和粪便排出水分,故D可平衡。
考点:本题考查水分代谢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人体血液的pH7.35~7.45,能维持pH范围而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下列哪对物质
A.NaCl/HCl
B.NaHCO3/H2CO3
C.NaOH/HCl
D.NaHCO3/NaC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人体的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能调节PH的平衡。缓冲物质是由一种弱酸和一种相应的强碱盐组成,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机体PH值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
B.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C.年龄、性别不相同的人,体温不同;同一个人在一天内体温相同。
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将体重和健康状况相同的若干大鼠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通过手术切除胸腺,乙组损毁下丘脑,丙组不作处理。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同时移人寒冷的环境中,接种某病毒(抗原)使之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鼠有获得性免疫缺陷,不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也非常弱
B.乙组鼠最先死亡,是因为损毁下丘脑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不能抵抗病毒的感染
C.一段时间后,三组鼠的血糖浓度降低,体内脂肪分解并转化成糖元的速度加快
D.丙组鼠其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增强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特异性免疫。甲组大鼠切除掉胸腺无法产生T淋巴细胞,获得性免疫指的是HIV病毒感染导致的,A错误。下丘脑与集体免疫力无关,B错误。由于低温处理,甲组和丙组可通过下丘脑调节体温,为了维持体温需要增加产热,葡萄糖分解加快,非糖物质的转化和糖原的分解加快,乙组下丘脑切除无法正常调节体温,机体代谢减慢,C错误。病毒属于抗原,引发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增强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
B.下丘脑
C.垂体
D.脊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所以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考点:体温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