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在该链的互补链中A:T:G:C=2:1:4:3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与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相同的DNA分子可以是不同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链的互补链中A:T:G:C=2:1:4:3,故A正确。在该DNA分子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有60个,复制2次需要180个,故B错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故C正确。碱基的排列顺序可以发生改变DNA分子可以不同,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结构与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构成DNA分子的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
A.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B.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D.碱基数目繁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具有稳定性、多样性和特异性。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和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是其稳定性的表现;碱基数目、碱基排列顺序是其具有多样性的原因;而不同的DNA,其碱基排列顺序是不同的,即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体现其特异性。
考点:DNA分子的结构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DNA分子的结构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DNA分子的特异性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这时细胞处于
A.分裂间期
B.分裂期的前期
C.分裂期的中期
D.分裂期的后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丝分裂过程特点:
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点裂数增向两级)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对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不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B.DNA复制、转录均涉及碱基互补配对
C.人体DNA复制、转录的主要场所都是细胞核
D.翻译过程需要tRNA和核糖体共同参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菌中有DNA和核糖体,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A错误。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所在复制和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这两个过程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C正确。翻译过程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需要tRNA携带氨基酸,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列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遗传物质的各种比例中,因生物种类不同而异的是
A.(A+C)/(T+G)?
B.C/G?
C.A/T?
D.(A+T)/(G+C)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