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
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能决定新基因的产生,只能对新基因控制的性状就行选择。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述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选择、隔离三个环节
D.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所以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内容?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B.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C.只要影响生物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就在进化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的有关理论联系结合起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均是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的原始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技术实质上是DNA的重组,可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人为引起染色体变异,它突破了自然生殖隔离的限制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却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D.经过现代生物技术的改造和人工选择的作用,许多生物变得更符合人们的需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转基因技术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获得人们所需的新品种或产物,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故A正确;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人为引起染色体变异,它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作物新品种,故B正确;基因突变的是不定向的,故C错误;经过现代生物技术的改造和人工选择的作用,许多生物变得更符合人们的需要,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的类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各项说明中,与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符的是
①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②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③环境改变可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
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⑤突变和重组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⑥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⑦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④⑤⑥
D.③⑤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