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人体在短暂禁食(如一天左右)和安静条件下,三种物质含量变化如图。图中描绘的血糖和血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不正确的是? ?

A.禁食初期,血糖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B.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
C.AB段血糖主要来自人体内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D.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禁食初期,由于肝糖元含量充足,分解后补充血糖,使血糖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糖含量进一步下降,此时随着肝糖元含量的降低,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导致血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甘油等非糖物质转化补充血糖。在AB段是由于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维持平衡。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是: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浓度。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把蚕豆叶表皮浸泡在7%的尿素溶液中,开始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然后自动复原,发生复原的原因是( )
A.细胞壁被破坏
B.原生质层被破坏
C.尿素分子进入细胞
D.尿素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把蚕豆叶表皮浸泡在7%的尿素溶液中,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会产生质壁分离;然后尿素进入细胞,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植物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答案选C。
考点: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外因。
点评:本题对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相对基础,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过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存在于
A.一条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上
B.两条染色体上
C.一条染色单体上
D.以上均正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一个DNA分子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个子代DNA分子再与组蛋白、非组蛋白、少量的RNA一起组成复合体。这两个复合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构成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P分子可以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大肠杆菌的染色体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
C.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D.抑制线粒体活性的物质会阻碍根细胞吸收无机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TP分子只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错;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B错;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核糖体无膜,C错;抑制线粒体活性的物质会阻碍ATP的形成,而根细胞吸收无机盐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记忆、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如图中,U形管R端装有蛋清溶液,S端内为清水,并为一半透性膜(X)隔开。向S端加入双缩脲试剂,预计一段时间后

A.S端呈紫色,液面高于R端
B.S端呈蓝色,液面低于R端
C.R端呈蓝色,液面高于S端
D.R端呈紫色,液面低于S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渗透作用的条件可知:R端液面高于S端液面,半透膜的存在使得加入的双缩脲试剂不能通过X,所以S端溶液呈蓝色(双缩脲试剂的颜色)。
考点: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知识,意在考查分析能力及知识的理解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