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从鸡的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纸层析法
B.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C.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BCD正确,图示过程没有用到纸层析法,故A错误。
考点:细胞器的分离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用于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应选取人的哪种细胞作为材料
A.成熟的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对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A.HIV?变形虫?蓝球藻?硝化细菌
B.SARS病毒?蝾螈?酵母菌?颤藻
C.HIV?蝾螈?番茄?酵母菌
D.SARS病毒?变形虫?发菜?乳酸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只有RNA应是RNA病毒,乙既有RNA也有DNA,并且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无细胞壁,应是动物真核生物细胞,丙有细胞壁有DNA和RNA,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应是真核细胞,植物细胞或真菌细胞,丁有DNA和RNA,是细胞生物,有细胞壁但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应是原核细胞,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的淋巴细胞就能识别这一异物,并产生相应的抗体。淋巴细胞之所以能识别流感病毒,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具有
A.磷脂分子
B.糖蛋白
C.蛋白酶
D.抗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淋巴细胞之所以能识别流感病毒,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具有特异性的受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面甲→戊是用显微镜观察的几个操作步骤,如下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1转为图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乙:调节光圈?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丁:转动转换器?戊:移动标本。
A.甲→乙→丙→丁
B.戊→丁→乙→丙
C.乙→甲→戊→丁
D.丁→戊→丙→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1为低倍镜物像,图2为高倍镜物像,由图1到图2因视野范围变小,必须先移动标本将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调整细准焦螺旋,但一定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所以B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显微镜使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