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在机体免疫反应中,浆细胞内高尔基体活动会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核糖体。故A不正确。有氧呼吸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故B不正确。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但不是所有生物都含有叶绿体。故C不正确。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而抗体合成后需要高尔基体加工。所以D正确。
考点:细胞的结构——细胞器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细胞的结构,了解各种细胞器的分布、组成及功能。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受精
B.氨基酸在核糖体上发生脱水缩合反应
C.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D.白细胞吞噬病原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精子和卵细胞通过膜融合结合,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胞吐作用,白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胞吞作用,胞吞和胞吐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ACD项均体现膜的流动性;核糖体是无膜的细胞器,故氨基酸在其上的脱水缩合与膜无关,B项未体现膜的流动性。
考点:本题考查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能量转换站”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有机物内的化学能,称为“能量转换站”;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称为“动力车间”;故选A。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扩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成嵴扩大内膜面积,而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垛叠成基粒扩大内膜面积,A项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有ATP的生成,此阶段必须在有光条件下才能进行,B项错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来自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另外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生成的ATP用于暗反应过程,C项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不同,故所含酶的种类不同,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E→G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②G→B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
③B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由于b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以及B的空间结构不同
④B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根本原因是因为E的排列次序不同
⑤E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A.①②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可知b是由C、H、O、N和e由C、H、O、N、P元素组成,说明b是氨基酸,e是脱氧核苷酸,因此E是DNA,G是RNA,B是蛋白质;E→G过程是转录,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G→B的过程是翻译,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多样性,即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NA在0.14mol/L的氯化钠中析出,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元素及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