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已知核酸分为多种类型,由双链的也有单链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硝化细菌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 tRNA呈三叶草形状,双链的地方通过氢键结合;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细胞生物中的DNA是遗传物质,遗传信息的表达离不开RNA;核糖体只含RNA和蛋白质,没有DNA。
考点:本题从不同生物及其结构中核酸的类型的相关知识,综合考查学生理解应用能力,意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人的心肌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中心体
D.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蛋白质,线粒体为合成蛋白质提供能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美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在她1970年出版的《真核细胞的起源》一书中提出“蓝藻被真核细胞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叶绿体”,这是解释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的起源的一种学说,称为内共生学说,以下各项叙述不能很好的支持该学说的是
A.叶绿体DNA在大小、形态和结构等方面与蓝藻相似
B.叶绿体有双层膜结构,其内膜的成分与蓝藻细胞膜相似
C.叶绿体中不含有藻蓝素、藻红素
D.叶绿体与蓝藻都具有类似的核糖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内共生学说说明蓝藻演变成叶绿体,即两者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物质,因此ABD均正确;蓝藻含有藻蓝素和藻红素,叶绿体不含有藻蓝素、藻红素,说明叶绿体不是蓝藻变成的,故C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研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指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英国科学家虎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故A错误。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原核细胞是在细胞学说创立之后才发现的;故B错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指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故C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而没有多样性;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
②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而不可能是植物细胞
③结构2不含磷脂,其复制发生在间期
④结构1、3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的1是线粒体,2是中心体,3是核糖体,4是高尔基体,5是核膜,6是视野边缘。此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中心体不具有膜结构,不含磷脂,其复制在间期已经完成;线粒体内有遗传物质,能完成DNA分子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二者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故答案选A。
考点:动植物细胞及原核细胞的比较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如果把图中的6误认为是细胞膜,就会把②认为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