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DNA分子中,碱基A和T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2%,若其中一条单链中,含胞嘧啶24%,则该链的互补链中,胞嘧啶占
A.12%
B.24%
C.26%
D.3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NA单链中A+T的比例与双链中A+T比例相同,所以一条单链中G占34%,互补链中C与该链中G相同,占34%。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值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基因可整合到人体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无限增殖,A正确;细胞发生癌变时,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正确;有的病毒基因属于致癌因子,可整合到人体基因组诱发癌变,C正确;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的进程;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是抑癌基因的功能,D错。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细胞癌变要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人体内
A.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分裂能力越强
B.不同器官的组织细胞,其mRNA的碱基序列不同
C.每个细胞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人体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分裂能力越弱,A错误;不同器官的组织细胞的形成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所以其mRNA不同,B正确;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C错误;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 )
A.在细菌的DNA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
B.在噬菌体的DNA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
C.在细菌的DNA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
D.在噬菌体的DNA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具有噬菌体自身的生物特征,所以,是在噬菌体的DNA指导下合成;由于侵染时只注入了其DNA,所以合成需要的原料来自与细菌。D正确。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点评:“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只是将其DNA注入细菌体内,合成新噬菌体所需要的其它条件如核苷酸、氨基酸、核糖体等都由细菌提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B.在叶肉细胞中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C.DNA复制过程中,要消耗ATP并且需要酶的催化
D.DNA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NA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指的是DNA。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