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是白化病遗传系谱图,图中III2如与有病的女性结婚,生育有病男孩的机率是

A.1/4
B.1/3
C.1/8
D.1/6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设致病基因为a,由于Ⅲ1患病,则Ⅱ1、Ⅱ2基因型均为Aa,Ⅲ2正常,基因型为AA(1/3)、Aa(2/3),与有病女性(aa)结婚,生育一患病男孩(aa)的概率为2/3×1/2×1/2=1/6。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中所没有的遗传信息传递是
A.DNA→DNA
B.DNA→RNA
C.RNA→蛋白质
D.RNA→RN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一个含有20 条染色体的细胞,在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之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
A.10 条
B.20 条
C.40 条
D.80 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结果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即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仍为20条。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某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该DNA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3(m-A)个
B.在二次连续复制过程中,共需要3(m-A)个
C.在第n次复制时
D.需要2n-1(m-A)个
E.在n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2n-1)(m-A)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双链DNA分子中,A的数目=T的数目、G的数目=C的数目,由此可推知双链DNA分子中C的数量=(2m-2A)/2=m-A。第二次复制需要的碱基数为(22-1)*(m-A)-(21-1)*(m-A)=2(m-A);A错误。连续两次复制需要的C的数量=(22-1)*(m-A)=3(m-A);B正确。第n次复制时需要的C的数量=(2n-1)*(m-A)-(2n-1-1)*(m-A)=2n-1(m-A);C正确。在n次复制过程中需要的C的数量=(2n-1)(m-A)个;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及计算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字母代表一个细胞周期的各时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类相同的细胞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
B.细胞核内不能进行转录过程的包括B、C、D、E
C.在E时期加入秋水仙素容易诱导多倍体
D.A时期加入诱导因素容易诱导基因突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种类相同的细胞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正确。
B.分裂期细胞核内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不能进行转录过程,包括B、C、D、E;正确。
C.在B时期加入秋水仙素容易诱导多倍体,因为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错误。
D. A时期间期,DNA复制过程中加入诱导因素容易诱导基因突变;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