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4-B-2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运输a的方式无法体现细胞膜选择透性
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尿素
D.若该细胞膜为神经细胞膜,则钠离子向膜外的运输和b物质的运输一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图为自由扩散,乙图为主动运输。氧气以自由扩散发生跨膜运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以主动运输;A正确。自由扩散,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胞吞和胞吐等方式运输的物质都要经过膜的选择;B正确。胆固醇为脂质,依据相似相容原理知胆固醇通过细胞膜为自由扩散;尿素分子通过细胞膜以主动运输方式;C错误。钠离子出细胞为逆浓度梯度运输即主动运输出细胞;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意在考查理解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人体内赖氨酸来源的说法中有道理的是
A.来自于食物中大米
B.来自于人体内的合成
C.来自于食物中的白面
D.来自于自身蛋白质的分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赖氨酸为必须氨基酸,故来自于食物蛋白质或体内蛋白质的分解。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酶量减少后
C.图示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D.升高温度后
E.图示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F.减小pH
G.重复该实验
H.A、B点位置都不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知,随着反应物浓度不断增加,AB段的酶促反应速率增加,所以此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底物浓度,故A错误;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酶的活性逐渐降低,甚至失活,所以C错误;酶的活性还受到pH影响,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特性和影响因素,考查学生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见右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合作用生成的O2多
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
C.d2浓度下要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碱性厌氧生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3和d1蓝藻的净光合速率相等,而d3比d1蓝藻的呼吸速率小,所以d1的光合速率大,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合作用生成的O2多,A正确;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呼吸速率小,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少,B错误;d2增加光照光合作用增强,C正确;要测定蓝藻细胞呼吸的类型,必须将装置放在暗处,避免光合作用对细胞呼吸的干扰,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机理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将ADP转化为ATP的场所是
A.叶绿体内膜上
B.叶绿体外膜上
C.类囊体薄膜上
D.叶绿体基质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ATP的合成发生在光反应阶段,而光反应的场所在类囊体薄膜上。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及场所。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