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甲种群: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乙种群: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B.乙种群生物基因突变率很高
C.乙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D.该种生物没有发生进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4%,Aa为72%,aa为4%,因此A的基因频率是:24%+1/2×72%=60%,a的基因频率为40%;乙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6%,Aa为48%,aa为16%,因此A的基因频率是:36%+1/2×48%=60%,a的基因频率为40%,由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说明生存的环境没有发生变化,生物没有进化,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假设某中心血防站调查了1788个MN血型血样本,其中397人是M型(LM?LM),861人是MN型(LMLN),530人是N(LN?LN)型,则LM和LN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43.7%、56.3%
B.56.3%、43.7%
C.53.7%、46.3%
D.46.3%、53.7%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实例的是
A.猎豹捕食斑马
B.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授粉的蛾
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剧增
D.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共同进化”应是指一个物种由于另一物种影响而发生遗传进化的进化类型。例如一种植物由于食草昆虫所施加的压力而发生遗传变化,这种变化又导致昆虫发生遗传性变化。而不是几个物种朝一个方向进化。它包括: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 “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所以D选项不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不同蟹体色差异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中间体色适应环境,不易被天敌捕食
B.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生殖能力弱
C.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D.中间体色是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新物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柱状图可知:体色为中间色的蟹的数目最多,可知中间体色的蟹适应环境,不易被天敌捕食,这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还没有形成新物种;体色深和体色浅的蟹的数目都比较少,说明这两种体色的蟹适应环境的能力弱,但不能说明这两种蟹的生殖能力弱或食物来源少。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
点评:本题以蟹为素材,以生物进化理论为考点,意在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果在一个种群中,AA占25%,Aa占50%,aa占25%。如果因为环境的变化,每年aa的个体减少20%,AA和Aa的个体分别增加20%,一年后,aa的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为
A.23.7%
B.20%
C.18.2%
D.15.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