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阳光经三棱镜分光照在丝状绿藻上,在哪些光谱范围内聚集着最多的好氧性细菌
A.红光和蓝紫光
B.黄光和蓝紫光
C.红光和绿光
D.蓝紫光和绿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光合作用最有效的光是红光、蓝紫光,此光下光合作用最旺盛,释放的O2最多。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以下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烟草根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体现了体细胞全能性
B.脱分化过程不需要加植物激素,再分化过程需要加入一些植物激素
C.胚性细胞的细胞质丰富、液泡大、细胞核小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按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叫做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都需要添加植物激素,诱导其各自形成根和芽。B不正确;胚性细胞是保持长期分裂能力的细胞,其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丰富,液泡小的特点。C不正确;基因工程技术才可按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D不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其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与过程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人体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的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A.X>Y>Z
B.Z>Y>X
C.Y>X>Z
D.Z>X>Y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说明红细胞发生了吸水,可以推出Y浓度食盐水比红细胞的渗透压低;浸在Z浓度的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说明红细胞发生了失水现象,可以推出Z浓度食盐水比红细胞的渗透压高;故答案选D。
考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点评:基础题,红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可看作是一个渗透装置,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细胞质相当于膜一侧的溶液。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现将“细胞工程”中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列表比较如下,你认为哪一项目的比较有错误?

A.原理
B.培养基区别
C.结果
D.培养目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相关知识的比较,属于考纲了解层次。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细胞或细胞产物,而不是获得个体,其原理只涉及细胞增殖(细胞分裂)。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人们对遗传物质和基因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
C.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生物体通过DNA的复制实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
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1个脱氧核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以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只能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可以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但不能DNA是遗传物质。
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可证明RNA也可作为遗传物质。
C.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生物体通过DNA的复制实现了遗传信息从亲代到子代的传递,而遗传信息的表达是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2个脱氧核糖(DNA分子两端的2个磷酸基团除外)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及DNA结构、复制的相关知识。
点评:掌握教材中实验的原理和探究历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