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2、选择题 生物学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到生产、医药等领域。下列叙述中符合这种情况的是
①应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的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有机农药污染
②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
③基于细胞呼吸的原理,采用套种、合理密植、大棚种植等措施增加作物产量
④在细胞膜的功能研究基础上,开发人工“肾”治疗尿毒症
⑤对于花卉的优良变异品种,可用嫁接的方法保存或用植物组织培养进行扩种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3、综合题 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丝状真菌和呈放射状的放线菌,这些微生物的数量是极其繁多的。某同学要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有关问题。
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具及药品:烧杯、纱布、玻璃棒、试管、酒精灯、水、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淀粉糊等。
实验步骤:
(1)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处的土壤放入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备用。
(2)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_______________。
(3)在室温(20℃左右)下放置7d,分别从A、B烧杯中各取两份溶液,每份均为20mL,并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依次编号为A1、A2、B1、B2。
(4)在A1、B1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在A2、B2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并进行沸水浴。
(5)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
①.如果支持所做的实验假设,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不支持所做的实验假设,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在提取β-胡萝卜素的实验中发现,β-胡萝卜素在萃取过程中容易被氧化,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需加入稳定剂,资料表明在弱碱性环境中,β-胡萝卜素易稳定存在,则可以作为稳定剂的试剂是
[? ]
A.食盐
B.氨水
C.硫酸钠
D.氢氧化钠
5、选择题 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可获得二倍体的“白菜—甘蓝”
B.有性杂交得到的二倍体“白菜—甘蓝”无同源染色体,所以不育
C.利用体细胞杂交能获得可育的四倍体“白菜—甘蓝”
D.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