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①过程属于第一阶段,②③过程属于第二阶段
C.效应B细胞能通过连续的有丝分裂长时间存在于生物体内,使生物体长期具有相应的免疫能力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白细胞吞噬病原体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故A正确;①②过程属于第一阶段(感应阶段),③过程属于第二阶段(反应阶段),故B错误;效应B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故C错误;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地方,在体液免疫中,大多数抗原需要T细胞呈递给B细胞(少数抗原不需要T细胞呈递,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所以切除胸腺的个体,体液免疫能力下降,但仍有部分体液免疫能力,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指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上述ABC三项所
述均不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肌肉注射青霉素,是将青霉素主要注射到肌肉组织液中,
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
命现象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果实发育
D.果实成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和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生长和查实发育,乙烯主要促进果实成熟。
考点:本题考查乙烯的主要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考纲识记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植物激素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图),以下说法描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 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突触的结构所决定的。
B.立即刺激A端能 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C.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D.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左后肢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A正确。A端位于剪断处靠近效应器一侧,B端位于神经中枢一侧,刺激A能传到效应器,刺激B不能传到效应器,BC正确。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理解,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同学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下丘脑受伤,下列生理过程不受影响的是
A.内分泌活动的协调
B.体温恒定的维持
C.血液pH的相对稳定
D.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中枢都位于下丘脑,血液PH的相对稳定是由血浆中缓冲对维持的,选C
考点:本题考查下丘脑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列知识的记忆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