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对下列图解的相关解释中正确的是


A.甲图只能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B.当植物根对矿质元素吸收量达到图乙中的n点时,其吸收速率不再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受土壤溶液中离子浓度的限制
C.当用图丙中m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芽时,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芽的生长。
D.当酶的活性达到k时,其对应的温度叫酶的最适宜温度,所有酶的最适宜温度都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甲图可知,染色体已复制且着丝点未分裂,可表示有丝分裂的G1期、前期、中期,还可以表示减数分裂的G1期、减Ⅰ的各个时期及减Ⅱ的前、中期;矿质元素的吸收不受离子浓度的限制,n点时的限制因素主要是载体的数量有限;无生长素是,植物本身可以生长,而生长素在较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抑制生长,m点时既无促进也无抑制,但仍可生长;不同酶的最适温度不同。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生物学中的图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通过图解进行理解判断,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动物体内糖类、蛋白质、脂肪在代谢过程中可以互相转化的枢纽是
A.三羧酸循环
B.丙酮酸氧化
C.ATP的形成
D.糖酵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B.用180标记H2O和CO2有力的证明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4C标记CO2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噬菌体去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用15N标记核苷酸对染色体数量变化在一个细胞周期内没有太大意义,故A错误。用180标记H2O说明了氧气完全来源于水中的氧,标记二氧化碳中的C证明了有机物中的C来源于二氧化碳,故B错误,C正确。用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P标记噬菌体的DNA,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同位素标记法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图是从一种二倍体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及赤道板
B.图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C.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8个DNA分子
D.这种生物体内含有的多糖是糖原,二糖是蔗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图为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只是细胞内的方位描述,是观察不到的,A错误。有丝分裂不发生基因重组,不形成四分体,B正确,C错误。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多糖,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形成一个渗透系统,其中起“半透膜”作用的是:
A.细胞膜以内的物质
B.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细胞膜以内液泡膜以外的所有物质
D.细胞壁以内的物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有关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内容,考查的能力为理解判断能力。在能形成一个渗透系统的成熟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时,其中起“半透膜”作用的是原生质层,它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故应选B。有部分学生误选C,这是由于忽略了位于细胞膜以内液泡膜以外的细胞核。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