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无毒的R型细菌,一种是有毒的S型细菌。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个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B.在死亡的小鼠体内既能分离出S型细菌又能分离出R型细菌
C.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S型细菌
D.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R型细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B.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C.都是先天性疾病
D.近亲结婚都会加大发病概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近亲结婚会加大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概率,并不是所有遗传病。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致死性较高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原因是正常基因中3 个核苷酸的缺失导致了其编码的蛋白质中1 个对应氨基酸的缺失。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基因中3个核苷酸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B.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改变不会影响其功能
C.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中碱基数目的改变必然导致蛋白质结构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故A正确。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改变有时会严重影响其功能,如题意中的囊性纤维化病,故B错误。本题中的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故C错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蛋白质结构变化,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化学降解法是一种传统的测定DNA碱基序列的方法。特定化学试剂的处理能使DNA单链在某种特定碱基处断开,且每条链只在一处断开;利用凝胶电泳可将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彼此分离,通过放射自显影可使带标记的DNA片段在X光底片上显现出相应谱带。下图为测定已标记后的DNA片段中胞嘧啶位置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特定化学试剂的作用是破坏碱基之间的氢键
B.此过程需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
C.测定此DNA片段中鸟嘌呤位置时,X光底片上会显现2种不同长度的谱带
D.从理论上分析,按图中模式操作两次即可测定出DNA片段的全部碱基顺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特定化学试剂的作用可能是破坏某种核苷酸 ,A错误;DNA双链分开是在高温下进行的,不需要解旋酶,使用化学试剂使链断开,不用限 制性核酸内切酶,DNA没有形成双链,不使用DNA聚合酶,B错误;DNA分子的一条链被处理后,获得的混合物被32P标记的有2种,因为在该链中含有2个鸟嘌呤,所以被32P标记的只有2种,C正确;从理论上分析,按图中模式操作三次即可测定出DNA片段的全部碱基顺序,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结构及根据图示进行实验分析。意在考查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及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
B.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C.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
D.癌变是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细胞分化过程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正确。
B.皮肤上色素的累积导致“老年斑”是细胞衰老的产物;错误。
C.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如手指的形成,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正确。
D.癌变是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正确。
考点: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