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是
①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
②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③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④自然选择学说对环境条件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进行选择,没有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使学生既了解自然选择学说创立的伟大意义,又懂得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以便更好地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达尔文创立的自然选择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自然选择学说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结果,使生物学研究开始摆脱了神学束缚,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但由于历史和科学发展的局限,自然选择学说没有能够认识到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不可能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因此②③④三项都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表示最早生活在这个区域同种生物的群体由于屏障(水)的阻碍,已经分离为两个独立的群体。如果群体A经历了长期生活环境的剧烈变化,而群体B的环境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则群体A的进化速度将可能是

A.比群体B快
B.比群体B慢
C.与群体B相同
D.停止进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同一种生物的群体分为群体A和群体B后,群体A生活环境变化剧烈,基因频率变化较大。故群体A的进化速率比群体B快。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某群体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有2000个、2000个和6000个,则A的基因频率是
A.0.7
B.0.3
C.0.6
D.0.3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A的基因频率=A基因数目/ (A基因数目+a基因数目)=(2000×2+2000)÷[(2000+2000+6000)]=0.3.故选B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绵羊和山羊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B.东北虎和华南虎经过生殖隔离形成两个亚种
C.马和驴交配产生骡以完成物种间基因交流
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物种间的根本界限在于存在生殖隔离,因而不能通过杂交进行基因交流。绵羊和山羊是两个物种,因此存在生殖隔离。东北虎和华南虎是经过长期地理隔离而形成两个虎亚种,尚未发生生殖隔离。马和驴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因此马和驴交配产生的骡是不育的,不能完成物种间基因交流。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三倍体是高度不育的,表明两者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动物性食品中的某些致病菌如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禽流感H5N1和大肠杆菌O-157,是在现代畜牧业中滥用抗生素条件下抗药性提高而产生的新的致病菌系。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致病菌抗药性增强的原成因是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越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的变异越快
B.长期使用抗生素是对病原体进行选择的过程,结果导致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C.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能诱导病菌分解抗生素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病菌所繁殖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实际过程是对病菌中抗药性基因控制的抗药性状进行选择,通过繁殖并得以传给后代,使后代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增多,抗性基因频率不断增加。抗药性增强是抗生素逐代选择的结果,并非抗生素诱导病菌分解抗生素的基因大重表达。抗药性强的病菌所繁殖的后代也存在差异,由于基因突变等因素,所产生的后代病原体不一定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