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表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细菌、并呈递抗原的过程,图中MHC-Ⅱ分子是一种特异性糖蛋白,能与抗原(图中的a)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并移动到细胞的表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a能被T细胞和效应B细胞特异性识别
B.图中所示细胞器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细胞②受刺激活化后将产生淋巴因子
D.细胞①只参与特异性免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T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a,而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只具有合成并分泌抗体的能力;图中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细胞②,说明细胞②是T细胞,该细胞受刺激活化后能够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非特性免疫,如第二道防线。
考点:本题考查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以及呈递抗原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④代表突触后膜
B.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C.⑤内的液体是血浆
D.②传递到①,反射过程完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是受体蛋白,也是离子通道,②是神经递质,③是突触后膜,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间隙,其内液体属于组织液,⑥突触小泡,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一般情况下,人的体液中O2浓度较低的是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的体液中的氧气浓度较低的是细胞内液,因为在细胞内进行细胞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CO2,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
A.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C.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D.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实现的,故A错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实质是使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故B正确,C错误。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儿童先后两次接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血清中相应抗体浓度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点对应时刻是第一次接种时间,第二次接种时间在D点之后
B.CD段体内开始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C.DE段浓度上升的原因是记忆细胞数目的增多
D.BC段相应的效应B细胞中内质网膜不断转化成高尔基体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中B、D点都已产生抗体,应属效应阶段,故接种时间应在这两点之前,A错;同样,产生记忆细胞属反应阶段,CD段之前就已产生,B错;DE段抗体浓度增加是由于再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了大量的效应细胞的缘故,C错;抗体属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不断形成加工并运输的具膜小泡,D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