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右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而设计的实验装置(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过装置1仅仅能探究出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
B.用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通过装置二液滴的移动情况可以探究出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C.用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如果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即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用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装置2中液滴可能向左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装置1装有NaOH溶液用来吸收呼吸放出的CO2,因此装置1中有色液向左移动说明有氧气的消耗,即进行了有氧呼吸;而对装置2来说,用等量蒸馏水来代替NaOH溶液,此时装置2中有色液向左移动的数值表示了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若差值为零,说明消耗氧气量等于产生的CO2量,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若差值为正值时,说明消耗氧气量大于产生的CO2量,这种情况不会出现;若差值为负值(即有色液向右移动)时,说明消耗氧气量小于产生的CO2量;若酵母菌即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时,消耗氧气量小于产生的CO2量;装置2有色液滴右移。总结如表:
?
现象
结论
装置1中液滴
装置2中液滴
①
左移
不移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②
不移动
右移
只进行无氧呼吸
③
左移
右移
即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C、H、O、N、P 是ATP、染色质、质粒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核糖体、质粒、酶等结构或物质中肯定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是酶
C.细胞质基质包括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D.人体细胞内干物质中氮元素的含量多于玉米细胞干物质中氮元素的含量,这是因为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含量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种细胞器的部分生物膜是怎样转移到另一种细胞器的
A.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达到特定部位
B.从高尔基体到内质网
C.从内质网直接到达细胞膜
D.通过形成具有膜的小泡而转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质网一部分脱落形成的具膜小泡,与高尔基体的扁平囊融合,所以内质网膜通过形成具膜小泡转移至高尔基体。
考点:考查内质网转移至高尔基体的方式。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内质网转移的方式。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一实验事实证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这一实验事实使我们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
C.这一实验事实表明细胞膜可以看作一层半透膜
D.这一实验事实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细胞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这一实验事实使我们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B正确;这一实验没有探究细胞膜的功能,不能得知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或为一层半透膜,A、C错;光学显微镜下能看不见细胞膜,D错。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进行生物基本实验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钙离子的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钾离子、葡萄糖的吸收则不受影响。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
B.抑制钙离子载体的活动
C.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
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的钙离子浓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主动运输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主动运输的条件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心肌细胞对Ca2+、K+、C6H12O6的吸收方式都是主动运输,该毒素只影响Ca2+的吸收,而不影响K+、C6H 12O6的吸收,只能是影响运输Ca2+载体的活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