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手脚的皮肤经常会被磨出水泡,其中的浅黄色液体及其来源是
A.组织液、血浆
B.血浆、组织液
C.组织液、淋巴
D.血清、血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表皮中没有血管,表皮细胞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再与真皮血管中的血浆交换。血清是在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水泡的形成并没有血管破裂造成血液凝固,所以排除血清。淋巴管起源于身体的末梢,组织液可以渗透到毛细淋巴管的盲端中形成淋巴,经淋巴循环汇入血浆中。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气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精子进入输卵管腔不属于内环境,故A错误。消化道与外界相通也不属于内环境,故B错误。进入细胞里面也不属于内环境,故C错误。注射到皮下是到组织液中,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医生常常给病人输液,常把药剂溶解于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中,而不是溶解于蒸馏水中。这是因为
A.无机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
B.蒸馏水不含营养物质
C.蒸馏水可增大细胞中自由水比例,使细胞代谢加快,加剧病情
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防止细胞过度吸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
B.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
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通过泌尿和排泄系统排出体外,A正确;内环境中的养料和废物需要来血液运输, B正确;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排出多余的CO2使内环境稳定, D正确;食物残渣没有进入内环境,与内环境的稳定无关,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炎热的中午,狗趴在树阴下张着大口,伸着舌头喘粗气,其原因不包括
A.空气窒闷缺少氧气使呼吸急促
B.缺乏汗腺不能通过排汗散热
C.舌上毛细血管丰富,血流量大
D.呼吸能散发热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炎热的中午外界温度高,狗为了维持体温恒定要多散发热量,可以通过张开大口,舌上毛细血管丰富,血流量大,喘粗气即加快加深呼吸来散发热量,则 C、D 选项正确。又因空气窒闷缺少氧气则会造成呼吸急促,来增加氧气的摄入量,所以 A 选项正确。狗的足底、舌上具有汗腺能够通过排汗散热。则 B 选项说法错误即符合题意。答案: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