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不能够表达的生理过程是( )

A.肾小管细胞分泌K+
B.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C.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
D.肠腺细胞分泌肠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图表示细胞通过胞吐(外排)的方式将物质运出细胞,如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肠腺细胞分泌肠液等,而肾小管细胞分泌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结合胞吐的过程图,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变形虫能做变形运动,这一事实说明了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修细菌,显然不能说明细胞的选择透过性,而恰好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质量浓度为0 3g/mL 的蔗糖溶液中,下列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
C.树干的导管细胞
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需要细胞壁和中央大液泡,只有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符合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制质壁分离的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种化合物的分子式为NH2CH2?COOH,在小肠中的吸收方式和进入内环境的去向是
①扩散和渗透?②协助扩散?③主动运输?④直接分解释能?⑤合成蛋白质?⑥直接转化为脂肪?⑦脱氨基后分解或转化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⑦
D.③⑤⑥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中分子式所示物质是甘氨酸,通过主动运输被小肠吸收进入内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可配制成加酶饲料;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鱼苗随机分组饲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投喂8周后,检测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的活性,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B.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需要特别高温,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杀菌
C.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油脂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D.鲈鱼可能为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1)由于本察颜观色要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鱼苗生长较快,利于在实验过程中较为明显地观察其效果,而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由于实验需要在网箱中进行较长有时间(题中介绍要8周),所以得在开展实验前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否则有可能因为鲈鱼不适合新的环境,而严重影响实验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2)实验目标是“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其中实验变量为“植酸酶的有无”,实验组的饲料中已添加了植酸酶,因此在包袱烘培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因高温处理使植酸酶变性而失去活性,若如此的话,两组实验结果将没有区别了。这一小题前后两问密切关联,需在审题时细细分析,查找变量,切中要害,不然,若前一空注意要点有误,那就完了,你想通了吗?答对了吗?
(3)这是实验分析题的基本问题,通过研究实验课题,确认实验变量、因变量,当然还要关注无关变量——实验步骤③中哪些因素得以控制?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放养密度为60尾/箱”、“投喂等量加酶饲料”,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
(4)实验结论的归纳需从实验结果和表中实验数据入手。“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 2%。”——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表中实验组蛋白酶活性明显较对照组高,而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则相近,所以归纳得出: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5)鱼的食性有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根据题干信息显示,鲈鱼消化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说明其食物中含较为丰富的蛋白质,所以可判定为肉食性。所以AC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