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
C.K+在消化道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内环境
D.组织液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泌尿系统排出,K+在消化道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内环境,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所以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考点: 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
点评: 内环境中离子进入组织细胞是主动运输方式,代谢终产物排出主要是泌尿系统,CO2是呼吸系统,血浆起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终产物。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体内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体内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血糖水平过高
C.环境温度降低,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抗原刺激,导致体内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体内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通过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而使尿量减少,另一方面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通过主动饮水补充水分,最终实现体内水的平衡;环境温度降低时,机体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而使产热量增加最终维持体温平衡;抗原刺激机体时,机体会调动体内的免疫系统(如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来消灭抗原,保持机体处于稳定状态;ACD都属于机体保持稳态的正常反应。而机体内胰岛素受体缺乏,将会使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结果使体内血糖浓度增加而血糖平衡遭到破坏,B项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机体内水、血糖、体温及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并做出合理判断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鸟类呼吸时新鲜空气通过肺部的方向是
A.吸气时新鲜空气从头方到尾方穿过肺,呼气时是从尾方到头方穿过肺
B.吸气和呼气时新鲜空气均从头方到尾方穿过肺
C.吸气和呼气时新鲜空气均从尾方到头方穿过肺
D.吸气时新鲜空气从头方到尾方穿过肺,呼气时是从尾方到头方不通过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前年竞赛原题,鸟类具有独特的双重呼吸,在呼气和稀奇时均有前后气囊的参与,气流通过的方向为口——前气囊(位于身体后部)——肺及各级支气管——后气囊(位于身体前部)——口,所以答案为D,若还不明白可参照《普通动物学》(刘凌云)上的图解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下列有关内环境成分及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相同
B.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
D.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总是保持恒定不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不同;错误。
B.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的生命活动;正确。
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错误。
D.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总是保持相对恒定;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①②③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
B.③中的水都是来自②
C.④中的呼吸作用最终产物既能影响内环境稳态,又能参与体液调节
D.②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其中蛋白质起主导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的稳态包括理化性质,即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也包括成分的相对稳定。③中的水除来自②血浆,还来自④。④中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C02既能使pH下降,影响内环境稳态,同时C02可以参与体液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和Cl一,因此,无机盐在渗透压形成中起主导作用。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及稳态、呼吸作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