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2010年1月,复旦大学研究人员进行辨识“曹操”真伪的课题研究—用DNA技术辨别曹操后裔和河南汉魏大墓出土人骨的亲缘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Y染色体上DNA序列的相似性
B.比较X染色体上DNA序列的相似性
C.比较线粒体DNA序列的相似性
D.比较常染色体上DNA序列的相似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伴性遗传。DNA的具有特异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DNA上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曹操为男性,其后代获得来自于曹操的基因应该只考虑核基因,同时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可能来自与其他女性祖先,Y染色体一定会由男性传递给他的男性后代,因此要确认曹操后裔和河南汉魏大墓出土人骨的亲缘关系,应比较Y染色体上DNA序列的相似性。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A占30%,其转录成的信使RNA上的U为35%,则信使RNA上的碱基A为
A.25%
B.35%
C.40%
D.3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DNA双链与DNA单链中A+T比例相同,则mRNA模板链中A+T占该链碱基总数的60%,转录形成的mRNA中A+U占60%,则A占25%。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时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
B.中期时着丝粒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
C.后期时染色体解凝聚成为染色质丝
D.末期时通过形成环沟进行胞质分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特点,有丝分裂过程没有此变化,A项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中央的赤道板,而纺缍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缍丝形成的,故也可说着丝粒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B项正确;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移向细胞的两极,染色体解凝聚成为染色质丝是末期的特点,C项错误;末期植物细胞通过细胞板形成细胞壁进行胞质分裂,而动物细胞在两极之间的“赤道”上向内凹陷,形成环沟进行胞质分裂,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着丝点的分裂分别发生在
A.间期和后期
B.前期和中期
C.中期和后期
D.后期和末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发生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故选A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B.密码子在不同生物中的使用具有统一性
C.一个密码子可以对应多个氨基酸,但是一个氨基酸只能对应一个密码子
D.密码子表中有3个终止密码子,所以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61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