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中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呈细丝状为分裂间期,②无单体为分裂末期,③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抽两极移动,为分裂后期,④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分裂中期,⑤染色质变成染色体,为分裂前期,所以C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考纲识记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形态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初步证实了
①DNA是遗传物质
②RNA是遗传物质
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⑤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控制的
⑥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了R型菌细胞中
A.①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多糖不是遗传物质,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了R型菌细胞中,生物的性状是由DNA控制,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分子占总DNA分子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A.2小时
B.4小时
C.1.6小时
D.1小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半保留复制可知,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占总DNA分子的比例为1/16,则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后得到32个,复制5次得到的。复制5耗时8小时,则分裂周期是1.6小时。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

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②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④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可知,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c阶段为受精作用后的第一次有丝分裂。故①正确;L点→M点染色体数加倍,表示受精作用的完成,受精作用过程有精卵细胞膜的融合,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②正确;GH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2n,OP段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加倍为4n,③错误;MN段包括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在间期有DNA的复制,④正确。
考点: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
点评:本题通过曲线图的形式考查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属于对识图、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对凋亡的叙述和理解不正确的是:
A.蝌蚪在变态期,尾部细胞将发生凋亡,从而使其能转变成正常的成体蛙
B.细胞的凋亡有助于消除体内衰老的细胞
C.细胞的死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D.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调亡完成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