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幽门螺杆菌(HP)会引起胃及十二指肠疾病。临床上医生对症使用抗生索,杀灭HP,可以对HP引起的胃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HP的细胞结构的突出特点是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B.HP代谢的调节包括酶合成调节和酶活性调节
C.若将HP的尿素酶基因与其对应的mRNA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则会出现 的碱基互补配对行为
D.HP侵染人体后,会引发机体对其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幽门螺杆菌(HP)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细胞核;细菌细胞中代谢调节包括酶合成调节和酶活性调节;原核细胞基因结构中编码区是连续的,无外显子和内含子之分;HP侵染人体后,便作为抗原引发机体对其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人的一种凝血因子基因有186 000个碱基对,其中有26个外显子,25个内含子,能编码2 552个氨基酸,下列叙述没有依据的是
A.翻译该蛋白质的信使RNA碱基数量多于7656个
B.26个外显子的碱基数量约占整个基因的4%
C.转录所形成的mRNA其碱基数大约有93 000左右
D.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位于非编码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本质与表达。翻译该蛋白质(2 552个氨基酸)的信使RNA碱基数量不少于2 552×3=7656个。26个外显子的碱基数量(7656个碱基对)约占整个基因(186 000个碱基对)的4%。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位于非编码区(上游)。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②逆转录过程是指从RNA→RNA的过程
③DNA只能来自DNA的复制
④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⑤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
A.①④⑤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遗传信息的复制即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逆转录过程是从DNA→RNA,基因的表达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考点:本题从中心法则内容的角度出发,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
B.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清晰
C.分裂前期,核仁和核膜逐渐消失
D.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A错误;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清晰,B正确;分裂前期,核仁和核膜逐渐消失,C正确;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有关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生物的有丝分裂从受精卵开始
B.在哺乳动物的睾丸中,只能观察到减数分裂
C.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加倍,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没有出现染色体加倍的现象
D.两者及其受精作用,染色体呈规律的变化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高等生物个体发育的起到事受精卵,所以绝大多数生物的有丝分裂从受精卵开始;在哺乳动物的睾丸中,可以同时观察到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加倍,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染色体加倍的现象;两者及其受精作用,染色体呈规律性变化。故选BC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