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是内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
B.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pH、温度等指标是恒定不变的
C.激素不会成为内环境的成分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pH、温度等指标是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进入血液,因此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故ABC三项都错误。
考点:内环境与稳态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人体在进行体温调节时,皮肤作为
A.感受器
B.效应器
C.感受器和效应器
D.反射中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皮肤有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同时,皮肤上还有立毛肌、毛细血管上的平滑肌等效应器。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结构。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那一项属于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
A.血糖进入肾小囊腔内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中的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A项中肾小囊腔、B项胃有孔道与外界相通,因此看作是人体的外界环境;C项氧进入的是细胞内液;D项中皮下静脉注射,胰岛素进入血浆中属于进入内环境。
考点:本题考查对内环境范畴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激素中,能使血糖升高的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等缓冲剂,它的pH才能正常
B.内环境体温调节受到下丘脑控制
C.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并随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而症状消失
D.血浆中缺少蛋白质引起组织水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等,能够使血浆中过多的酸或碱中和,调节血浆中pH值相对稳定;内环境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说明内环境体温调节中枢受到下丘脑控制;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碳酸进入血浆后,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碳酸钠、H2O和CO2,排出体外,从而维持pH值的相对稳定;若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受阻,引起组织水肿。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pH调节、体温调节和组织水肿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pH值相对稳定的原因以及组织水肿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