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1)为某夫妇含有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一个体细胞示意图;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3)为该妇女在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男孩甲和女孩乙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或b)随机组合发生在图(2)中i时期
B.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2)中m时期
C.图(2)所示细胞分裂方式 与图(3)中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相同
D.该夫妇在此次生殖过程中,形成了2个受精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⑴可知,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结合图⑵可知该图为减数分裂DNA含量变化曲线图,i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项正确;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正好对应图(2)中m时期,B项正确;图(3)中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C项错误;根据图(3)可以看出该夫妇在此次生殖过程中产生了两个受精卵,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特点,细胞分裂过程DNA含量变化曲线及受精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从根本上控制病毒是否具有致病性的物质是
A.一定是DNA
B.一定是RNA
C.DNA或RNA
D.衣壳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病毒是否具有致病性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哪一种方法处理标本,有望获得较多的中期分裂相
A.秋水仙素
B.过量TDR
C.低温
D.细胞松弛素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上连接有微管组成的纺锤丝,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位置,然后进人后期,纺锤丝“拉动”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平均分向两极。为获得较多的中期分裂相,可以特异性地抑制纺锤丝的形成,而使细胞停留在中期,不进人后期。构成纺锤丝的微管对低温、高温和秋水仙素敏感。秋水仙素可破坏纺锤体结构,微管在0℃低温下解聚为二聚体,微管也即消失。所以要获得较多的中期分裂相,可采取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的办法。TDR是胸腺哦咤脱氧核昔,不能阻止细胞分裂进人后期。细胞松弛素可专一性地破坏微丝,和纺锤丝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个处于人工培养条件下的体细胞连续进行2次分裂,其子细胞的染色体数
A.减少一半
B.为原来的1/4
C.保持不变
D.保持不变,但DNA量为原来的1/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和亲代细胞一样,所以答案C保持不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右图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变化曲线。秋水仙素能使细胞中的染色体加倍,其作用于细胞分裂的
A.a~c段
B.c~d段
C.d~e段
D.f~g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细胞分裂前期,图中d~e为细胞分裂期的前期。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