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中,下列关于注意事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证实适宜浓度范围,摸索实验条件
B.找准插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C.所用的插条应去除成熟叶
D.此探究实验不存在对照实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故A正确。扦插时注意形态学下端插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故B正确。所用的插条应去除成熟叶是防止成熟叶片的蒸腾作用,保护插条中的水分不被散失掉,从而影响插条的生长。故C正确。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探究实验的相关问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下丘脑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B.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的内分泌腺一定是胰岛
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①⑦分别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调节的枢纽,同时也是渗透压、体温等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但是受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A对;血糖含量降低时,机体通过调节胰岛和肾上腺,使血糖升高,所以图示内分泌腺还可以是肾上腺,B错;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C对;如果是甲状腺,则⑥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其分泌的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④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等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一般来说,去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植物向光性运动与生长素不均匀分布有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故A正确。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故B错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积累在侧芽,导致侧芽浓度高生长受到抑制,去除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故C正确。植物向光性是因为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以下各项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吃话梅时流唾液
B.看见话梅就流唾液
C.小孩看见拿针的护士就哭
D.小孩听见打针这个词就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题目中吃话梅时流唾液;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如看见话梅就流唾液、小孩看见拿针的护士就哭、小孩听见打针这个词就哭。A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反射知识的要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用1升清水或静脉注射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流量和血浆浓度的曲线图(箭头处是饮水或注射时间)。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代表饮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
B.30~90 min阶段,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C.c代表饮清水后的血浆浓度变化
D.如果b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表明该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抗利尿激素起保水,减少排尿量;维持机体的水平衡;当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饮用1升清水或静脉注射1升生理盐水后,段时间内尿量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血浆浓度减低,故B错误;AC正确;b若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由于该线是直线,说明该浓度很生理盐水的浓度相同,即0.9%的生理盐水;D正确;
考点:水平衡调节
点评:理解水平衡调节过程中,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