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甲、乙、丙、丁四瓶失去标签的样品,它们是清水、5%淀粉溶液、淀粉酶溶液、蛋白酶溶液。某同学用三氯乙酸(能使蛋白质变性)和碘液鉴别样品,实验方法和现象见下表。据此判断样品甲、乙、丙、丁依次是
A.清水、淀粉、蛋白酶、淀粉酶
B.淀粉酶、清水、蛋白酶、淀粉
C.淀粉酶、蛋白酶、清水、淀粉
D.蛋白酶、清水、淀粉酶、淀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遇淀粉不变蓝说明不含淀粉,滴加三氯乙酸后浑浊说明是蛋白质,乙都无变化应该是清水,丙应是蛋白质,丁遇到碘液变蓝是淀粉,丙和丁混合液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说明是会将淀粉分解,更确定了丙是淀粉酶,。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定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能促进花粉管萌发与花粉管伸长,并有利于植物受精作用的元素是
A.硼
B.铜
C.锰
D.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硼具有促进花粉管萌发与花粉管伸长,并有利于植物受精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如图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c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细胞器
B.若d是叶绿体,则m、n一定是外膜和内膜
C.图中p是线粒体的内膜
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若d是叶绿体,则m、n可以是外膜、内膜或类囊体薄膜,故B错误;图中p是线粒体的内膜或外膜,故C错误;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g具膜小包,c是细胞膜,则a是核膜,故A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
B.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C.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溶胶是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
核孔是某些大分子蛋白质和RNA进出的通道,DNA不能通过核孔,B错误;
原核细胞无染色体,真核细胞有染色体故C错误;
核仁的功能是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
考点:细胞溶胶、核孔、核仁的功能,真原核区别。
点评:识记细胞溶胶、核孔、核仁的功能,真原核区别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和病毒。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是
A.抗体
B.运载体
C.糖蛋白
D.单链DN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膜上具有识别功能的是糖蛋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使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