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
B.a、b、c过程只发生在真核细胞中,d、e过程只发生在原核细胞和一些病毒中
C.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c,需要逆转录酶参与的过程是d
D.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相同,但需要的关键酶种类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aDNA复制,b转录,c翻译,d逆转录,eRNA复制;正确。
B.a、b、c过程发生在细胞中,d、e过程只发生在RNA病毒中;错误。
C. c翻译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d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正确。
D.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前者需要DNA聚合酶,后者需要RNA聚合酶,两者都需要解析酶;正确。
考点:中心法则。
点评:本题比较综合,提升了学生获取图示信息、审题能力,注重学生的重点知识的过关。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有关酶活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底物浓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B.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科学
C.低温和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效果一样
D.不同PH值下的酶活性不可能一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底物浓度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不会影响酶活性,A错误;由于过氧化氢的分解与温度有关,因此不能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项正确;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高温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改变,使酶永久失活,它们的原理不同,C错误;酶的活性在最适PH的两侧不同PH时,活性有可能相同,D错误。
考点:酶活性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B.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C.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
D.叶肉细胞只要离体就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高度液泡化,
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故A正确、B错;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壁,故C错;叶肉细胞离体后还需要特定的环境、营养等条件才能表现出全能性,故D错。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叶绿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叶绿体含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色素和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的功能。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青蛙红细胞的分裂方式是
A.二分裂
B.无丝分裂
C.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非哺乳类动物红细胞的结构和蛙的红细胞独特的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细胞的分裂方式,早在1841年就在鸡胚的的血细胞中看到了。其过程是:一般细胞核先延长,从中部内凹缢裂为二,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因为在分裂开过程中核膜、核仁并不消失,也无染色体变化和纺锤体丝出现,所以叫无丝分裂,它是真核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如蛙的红细胞分裂方式就是这样。二分裂是指单细胞生物(如细菌)一种常见的繁殖方式,进行分裂生殖时,先是核逐渐延长,然后逐渐分成两个新个体。虽然两者都要“一分为二”,但分裂的机理和本质有所不同 。顺便提醒一句,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而非哺乳类动物红细胞如鸟类成熟红细胞仍然有细胞核,难怪我们用鸡血细胞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