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
B.曲线c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
C.推测与曲线a对应的人机体消瘦
D.与曲线b的对应人体检时,测量血糖应空腹进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人在进食后,血糖含量会增加,为保持血糖含量的稳定,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减少,二者含量变化正好相反,所以a表示健康人胰岛素变化趋势,c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b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导致机体会变得消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T细胞,②病原体,A淋巴因子
B.①传人神经,②肌细胞,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索
D.①小肠黏膜,②胰腺,A促胰液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如果①T细胞,则A是淋巴因子,②是病原体入侵的细胞,即靶细胞;如果①是传入神经,A是神经递质,则②应当是神经中枢;如果①是下丘脑,②是垂体细胞,则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如果①是小肠黏膜,小肠粘膜分泌促胰液素,促进②胰腺的分泌。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模型的方式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内容。第一个模型与第二个模型不完全一样,第一个模型的中间环节是血管,就界定了该模型是体液调节模型;而第二个模型可以代表多种调节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 = bd,则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次

A.b点2次,c点1次
B.b点1次,c点1次
C.b点1次,c点2次
D.b点2次,c点0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特点是速度快,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形式是化学信号,特点是速度慢;虽然ab = bd,但刺激b后不同时传到ad。又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指针能偏转2次,而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只能偏转1次,故选A。
考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神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下列哪种液体
A.细胞液
B.血浆
C.组织液
D.淋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细胞液是存在于液泡中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故选A。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较简单。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稳态和哺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B.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C.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D.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严重腹泻后需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等,不单单补充水分,A错误;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翻译激素,调节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B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直接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只有传出神经核效应器参与,不属于反射,C错误;垂体功能受损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稳态的生理意义、神经和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