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其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CO2缓冲液(既可以提供CO2,也可以吸收CO2、黑藻等。
(1)实验步骤:
①.准备如图所示装置4套,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各瓶中加满____________,然后关闭夹子_____________,同时,打开夹子_____________;
④.将4套装置放入暗室中24小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30min后停止光照,观察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分析:
①.本实验中甲、乙、丙、丁都是实验组,该实验设计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对照实验原则。
②.若想探究光的成分对黑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则仅需要把本实验的步骤______(填步骤序号)进行改动,具体改动为______________。
2、填空题 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选用黑藻的幼嫩叶片而不是幼根为材料观察细胞质流动?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先用高倍镜观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_______的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3、综合题 下图表示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

(1)为什么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左侧移动?_____________。
(2)利用本实验装置,如何证明光对于光合作用是必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NaHCO3溶液浓度不变时,在烧杯B内加入少量蠕虫,会对气体产生量有何影响?____________。
(4)本实验的对照实验是装有蒸馏水的烧杯A,请提供一种更好的对照实验装置:________________。
4、连线题 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回答问题:

(1)暗处理时,随温度升高,叶片重量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2)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在28℃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________mg,氧气产生量最多的是第________组叶片。
(3)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合成是否与光照有关?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利用玉米幼苗及其它用具设计并完成实验。实验步骤:
① 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健康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A、B;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和相关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下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植物体鲜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
B.出现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
C.叶绿体内的三碳化合物含量,c点时大于b点
D.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eg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