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保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请据下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注: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A.图中①是胰岛B细胞,②是胰岛A细胞,③是肾上腺
B.③所分泌的物质⑥和②所分泌的物质⑤在功能上有着相互协同的关系
C.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D.②所分泌的物质⑤若增加,则将抑制①分泌物质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糖调节过程中,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但能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两者表现为协调作用,所以图中①是胰岛B细胞,④是胰岛素;②是胰岛A细胞,⑤是胰高血糖素;③是肾上腺,⑥是肾上腺素。由图可知,②所分泌的物质⑤若增加,将促进①分泌物质④。血糖平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血糖调节过程图,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动物如果长时间未饮水而导致机体脱水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组织液渗透压会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
C.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有关知识。
点评: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主要因为脊髓和脑干的功能受影响所致
D.短期记忆跟新突触的建立有关,长期记忆跟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机制,A正确;激素在细胞代谢过程起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B错误;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主要因为脑干和小脑的功能受影响所致,C错误;长期记忆跟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短期记忆跟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图Ⅰ-4-2所示3种哺乳动物由于周围环境温度变动而发生的代谢速度变化。在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动物Y比动物Z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动物X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差
C.在温度t1时,动物X、Y、Z代谢速度相同
D.在低于t2的温度条件下,动物Z代谢速度逐渐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动物Y比动物Z在寒冷环境中的代谢速率慢,所以动物Y比动物Z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动物X比动物Y和Z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最好,保温能力最强;在温度t1时,动物X、Y、Z代谢速度相同;在低于t2的温度条件下,动物Z代谢速度逐渐增加。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表表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安静状态下,内脏产热量不一定比劳动或运动状态少
B.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
C.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D.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表中数据知;安静状态下内脏产热最多,运动状态下骨骼肌产热最多,但脑和其它的产热量比安静状态下的内脏少的多;A、C、D正确。从表中的数据无法得出B结论。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