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核糖体是真、原核细胞唯一共有的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体含C、H、O、N、P元素
B.核糖体的形成都离不开核仁
C.癌细胞代谢旺盛,核糖体数量增加
D.一条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核糖体主要成分是rRNA和蛋白质,其化学元素组成是C、H、O、N、P,A项正确;核仁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合成有关,原核细胞无核仁,但有核糖体,B项错误;癌细胞代谢旺盛,核糖体数量增加,蛋白质合成旺盛,C项正确;在翻译过程中,一条mRNA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这样可以提高蛋白质合成的速率,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核糖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外表面有一层糖蛋白,能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
B.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C.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故A正确;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需要细胞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交流,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受精卵时,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故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不是垂体分泌,故C错;淋巴因子与B细胞上的受体(化学本质是糖蛋白)结合,促进B细胞发挥作用,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生活在我国最北边的北极村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A.婴儿
B.受精卵
C.胎儿
D.卵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故选D。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某种蛋白质有两条多肽链,共有肽键109个,则此分子中—NH2和—COOH的数目至少为
A.110,110
B.111,111
C.1,1
D.2,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一条多肽链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羧基,多的连接在R基上,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恩格斯把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等并誉为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创立后不需要再进行修正补充
B.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是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的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学说刚创立时,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创立后需要再进行修正补充,A错;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是多位科学家共同研究的结晶,B错;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C错;细胞学说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来,D正确。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细胞学说知识的要点的识记和理解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