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近年来的研究初步表明,β-AP(p-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 要病理征。β-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会产生紫色反应
B.一个β-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
C.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
D.β-分泌酶很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β-AP(p-淀粉样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成紫色;A正确。据图分析,β-AP分子中氨基酸=695-596-(695-636)=40,则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39个;B错误。“β-AP(p-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征”,则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C正确。β-AP的过程需在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作用下将APP分解,正常的机体发生病变,很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鉴定、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计算和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人体细胞膜上有一种分子标志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下列关于MHC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胚胎发育时产生?
B.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C.除同卵双胞胎外不同人的MHC都具有个体差异?
D.只存在于淋巴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细菌繁殖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有氧呼吸
B.染色体复制
C.细胞壁形成
D.蛋白质合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物 X 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制造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物可能作用于
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细胞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高尔基体蛋白质加工和修饰的场所,植物中的高尔基体合成的是纤维素,跟植物细胞壁相关的糖类;糖蛋白的糖侧链是在内质网加工的,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的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是O2的吸收量的3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A.1∶6
B.1∶3
C.1∶2
D.1∶1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假设氧气吸收是1,二氧化碳释放时3,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一样多,根据方程式,有氧消耗的葡萄糖是1/6,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3-1=2,消耗的葡萄糖是1,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1∶6。
考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计算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