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枯草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具有催化分解蛋白质的特性,但极易被氧化而失效。1985年,美国的埃斯特尔将枯草菌蛋白酶分子中的第222位氨基酸替换后,虽然其水解活性有所下降,但抗氧化能力大大提高。用这种水解酶作为洗涤剂的添加剂,可以有效地除去血渍、奶渍等蛋白质、污渍。
(1)改造枯草杆菌蛋白酶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___。
(2)改造后的枯草杆菌中的控制合成蛋白酶的基因与原来相比,至少有_______个碱基对发生变化。
(3)利用生物技术改造蛋白质,提高了蛋白质的_____性,埃斯特尔所做的工作是对已知蛋白质进行____。
2、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工程中的蛋白质分子设计
[? ]
A.对已知结构的蛋白质进行少数氨基酸的替换
B.对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分子进行拼接组装
C.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开始设计全新蛋白质
D.设计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核苷酸序列
3、选择题 蛋白质工程制造的蛋白质是
[? ]
A.天然蛋白质
B.稀有蛋白质
C.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D.肌肉蛋白
4、选择题 根据改造蛋白质的部位的多少,对蛋白质的改造可分为三类,不正确的是
[? ]
A.“大改”,设计并制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全新蛋白质
B.“中改”,在蛋白质分子中替代一个肽段
C.“小改”,改造蛋白质分子中的几个氨基酸残基
D.“微改”,改造蛋白质分子中的某种原子
5、选择题 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β-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 ]
A.基因工程
B.蛋白质工程
C.基因突变
D.细胞工程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