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不包括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胞吞
D.自由扩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等。胞吞是大分子物质排出细胞的方式。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由200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蛋白质,规定其结构的基因:
A.在原核生物中较长
B.在真核生物中较长
C.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一样长
D.基因长度并不依赖于原核的还是真核的细胞组织状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和C都不对,虽然编码含相同数目氨基酸的蛋白质,不论原核还是真核生物中,密码子数是相同的,但原核类中基因是连续的,而大多数的高等真核类基因是不连续的,在这些基因中的编码序列(外显子)被1个或多个间插序列(内含子)隔开,内含子在初级转录本转变成mRNA时才被切除,因此真核细胞中编码相同数目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因比原核类中的长。B正确,理由见A和CD不对,基因长度与细胞组织水平(原核还是真核)有关,可能分隔基因反映了进化的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l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图l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1中的B组细胞是分裂间期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故A正确。图1中的C是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时期而图3中的乙丙段没有有丝分裂后期,故B正确。图2中的F变成E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发生在图3的乙丙段,故C错误。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呼吸商( RQ)是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在某温度下l0min内,甲乙装置中墨滴分别左移30mm,2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商是l.15
B.上述装置也可测呼吸类型;若测某幼苗的呼吸商,需黑暗处理,避免光合作用干扰
C.若运用乙装置测量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需要设置对照组
D.若排除外界物理因素的干扰,应设置对照组,即另加两组装置分别与甲、乙相同只是将等量的萌发的小麦种子替换为等量的煮沸灭菌的小麦种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装置中是清水无法吸收二氧化碳,乙装置中是KOH,能吸收二氧化碳,甲向左移30mm,说明消耗的氧气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差值是30mm,乙装置中向左移200mm说明消耗了200mm的氧气,故释放出170mm二氧化碳,吸收了200mm氧气,比值为0。85,故A错误。这个装置可以测呼吸类型,如果是幼苗需遮光处理,故B正确。如果用乙装置测量有氧呼吸速率,还需要设置对照,故C正确。排除物理因素对气压的影响需将生物灭活,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主要特点是
A.染色单体分开
B.染色体数目加倍
C.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D.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细胞分裂间期的特点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