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明显,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就越来越差。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变异
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农业生产中杀虫剂(农药)的使用并没有引起害虫发生变异产生抗药性,而是害虫本身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有的无抗药性,杀虫剂(农药)只是对害虫起了自然选择作用。通过代代地积累,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导致杀虫效果下降。故本题选D。
考点:生物进化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这句话的理解,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东北虎和华南虎分别生活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经过长期的隔离,成为两个不同的虎亚种,这种隔离属于
A.化学隔离
B.形态隔离
C.地理隔离
D.生殖隔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包括的内容是
A.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用进废退所获得的性状可遗传给后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用进废退所获得的性状可遗传给后代属于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故选D。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点评:试题相对简单,直接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C.只有自然选择才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生物多样性表现在物种多样性、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新的物种的形成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以偏慨全所以错误。种群个体的迁入、迁出、死亡和出生,也可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所以答案B。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脊索的形成是在以下哪个发育时期形成的?
A.囊胚期
B.原肠胚期
C.神经胚期
D.其后的器官形成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都经历了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几个时期,在神经胚期,外胚层在背中线加厚、下陷,形成神经板,两侧向上卷起,汇合成神经管。原肠腔背壁中部纵形隆起,与原肠分离形成脊索。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