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果用32P、35S、15N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35S 、15N
B.可在DNA中找到32 P、15N
C.可在外壳中找到32 P 、15N
D.可在DNA中找到32 P 、35S、15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进入细菌中,而所需要的原料都是有细菌提供,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含有15N,子代DNA可能含有32P15N,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是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

A.下一细胞周期开始于图②时期的结束
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 6个 DNA分子
D.图①时期细胞中的中心粒移向两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属于植物细胞。图中①表示有丝分裂前期,②表示有丝分裂末期,③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④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A.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图②时期的结束时代表一次分裂完成时,即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开始。
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但缺少间期,还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C.该种生物叶肉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 6个DNA分子,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的DNA。
D.图中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属于植物细胞。图①时期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细胞周期的概念和DNA的分布。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综合考查有丝分裂过程、细胞周期的概念和DNA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难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有细胞膜没有细胞核
B.硝化细菌的细胞没有RNA分子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细胞都有细胞周期但持续时间不同
D.合成协助扩散所需要的载体蛋白要利用ATP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有RNA,人体细胞不都有细胞周期,合成蛋白质均需消耗ATP,所以D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头鹿刚出生是正常的,生长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视网膜某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该突变
A.导致细胞内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B.可能会导致该细胞发生癌变
C.可能会影响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通常会遗传给这头鹿的后代
参考答案:ACB
本题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因为细胞的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有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A、B、C均正确。该突变发生在体细胞通常不会遗传给后代。D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某DNA分子片段中共有400个脱氧核苷酸,其中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占20%。则该DNA分子中“A—T”碱基对共有
A.80
B.120
C.200
D.24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占20%,G—C碱基对占80个,“A—T”碱基对共有120个。
本题难度:简单